甲方承诺承担一切责任,施工单位就真的不用承担责任吗?

发布于: 2023-07-19 17:00

 

本案中,施工单位向开发商两次发函要求停工,但开发商回函要求继续施工,并承诺一切责任由开发商承担,故施工单位认为其赔偿责任应由开发商承担。但是,最高院认为:作为专业企业,施工单位具备独立的施工风险判断和防范能力,仍应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以此为由将其侵权责任全部移转给开发商。

 

审稿人:刘军律师

编写人:张双建律师

 

 

01 律师说案

案例来源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云民初90号民事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终565号民事判决书。

 

某建设项目在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导致相邻区域的房屋出现地基下沉、房屋开裂、房屋倾斜等受损情况。政府部门介入,经鉴定,相关房屋已成D级危险房屋,应停止使用,因此,相关人员被疏散。开发商先行垫付搬迁、安置、修复等相关费用,后经法院认定,垫付费用为约3370万。

 

开发商将施工单位、勘察院、监理公司等诉至法院,要求各被告按责任比例偿还垫付费用,且开发商认为,施工单位应承担主要责任。

 

施工公司称,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在沉降达到预警值后,施工单位向开发商两次发函要求停工,但开发商回函要求继续施工,并承诺一切责任由开发商承担,所以施工单位的损失赔偿责任应由开发商承担。

 

最后,一、二审法院均判决:开发商自行承担60%,施工单位承担25%(约840万),其余由勘察院承担5%、监理公司承担10%。

 

对于施工单位的责任,最高院阐述如下:

第一、最高院认为,施工单位未依据建设规范开展施工,没有尽到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的法定义务,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具有重大过错,应承担较大赔偿责任。

 

1、在明知建设单位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仍然开工建设,使用未经审查批准的图纸施工,基坑开挖、支护可能对周边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方面的准备不足。

 

2、基坑施工对周边房屋造成险情后,不顾后果执行开发商继续施工指令,在政府有关部门强令下才停工进行排险解危。

 

3、施工单位是本案损害事故的直接实施者,违法违规施工与案涉房屋受损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第二、最高院认为,即使开发商要求继续施工时承诺承担一切责任,但施工单位仍应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1、开发商的承诺对施工单位的继续施工及侵权后果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应当分担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部分责任。

 

2、但,作为专业企业,施工单位具备独立的施工风险判断和防范能力,仍应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以此为由要求将其侵权责任全部移转给开发商,不予支持。

 

 

02 律师说法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条第一款 从事建筑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对开发商出具的“承诺函”解读如下:

 

第一、“承诺函”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在沉降达到预警值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基于“承诺函”达成了新的补充条款,但是由于明显违背“应当依法施工”之法律规定,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该“承诺函”无效。

 

第二、即使“承诺函”有效,也不大可能完全免除施工单位的责任,至多是由开发商分担部分责任。正如最高院在判决书中指出,作为专业企业,施工单位应具备独立的施工风险判断和防范能力,不能将责任全部移转给开发商。

 

03 律师提醒

第一、不得不说,本案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首先,施工单位确有诸多违法违规之处。比如:在明知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却开工建设,使用未经审查批准的图纸施工,造成险情后仍不顾后果执行继续施工指令。

 

其次,这也反映出施工单位面临的两难困境。作为乙方的施工单位,若选择依法依规办事,可能会被作为甲方的开发商认为“不够配合”,恐影响后期合作;若选择“听甲方指示”,可能会造成相关后果。开发商的“承诺函”由此而生,于是,施工单位带着承诺继续施工。

 

第二、即使开发商出具类似的承诺,施工单位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且不说,上文讲述了“承诺无效”、“专业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施工风险判断和防范能力”等风险。开发商也可能会因为“决策层换人”、“后果巨大难以承受”等因素,导致开发商“反悔”,不认可该承诺,或以甲方的优势地位要求施工单位分担损失。

 

第三、本案中,政府部门介入,开发商先行垫付了几千万,然后向众多乙方单位追偿。但是,如果是受损住户将开发商、施工单位等一起告上法庭,施工单位可能会与开发商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后果可想而知。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本案例再一次提示“乙方难当”,值得众乙方单位深思。乙方基于“善良管理人的忠诚、勤勉责任”,应当如何既满足甲方需求,又不是一味迎合、服从。

 

本案例和此前发布的《收费200万,却赔330万:从一个案例看监理公司面临的困局和风险》出自同一份判决书。监理公司辩称其一直处于被开发商胁迫的地位,但最高院认为:监理公司在工程监理过程未坚持独立自主的第三方监督原则,过分依附于开发商,……,存在失职。本案例中,最高院也认为,施工单位作为专业企业,应具备独立的施工风险判断和防范能力,仍应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换言之,乙方单位的“好服务”,并不是一味执行甲方意志,而应保持基本的专业担当!如果一味迎合甲方,失去自身的专业担当,则可能面临高额赔偿之后果。

 

最后提醒,建设工程无小事,一旦产生损失,则可能非常巨大,应当尽到相当程度的注意义务,建议全程有专业人士把关。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4-12-03
    瑞来所多位律师荣获律新社“2024年度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品牌之星相关奖项”
    近日,律新社发布了《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4):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以下简称《指南》),并隆重颁发“律新社2024年度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品牌之星”相关荣誉奖项。 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文灿荣获“律新社2024年度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品牌之星:实力律师”荣誉奖项。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李婧律师荣获“律新社2024年度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品牌之星:新锐律师”荣誉奖项。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在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律服务领域的卓越实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律所在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外,我所黄文灿主任及王燕、李婧、符雯妃四位律师成功入选律新社发布的《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4):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以下简称《指南》)精品律师名录。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详细名录   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四位律师的入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海南瑞来律...
  • 2024-12-03
    瑞来动态 | 与宪同行,瑞来律所进园区,与企业共赢长青
      2024年12月2日上午,海南省“与宪同行 护企共赢”宪法进重点园区普法宣传活动暨海口市2024年“宪法宣传周”在海口市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启动,瑞来作为海南律所代表,指派车玲律师、张颖峰律师、林丁丁律师参与了此次普法活动,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宣传宪法、民法典、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及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让园区企业“零距离”“一站式”享受法治资源和法律服务。 海南省律师协会对外交流委副主任车玲律师,同时作为海南“八五”普法团队成员,陪同省、市领导一行观看宪法知识展板以及巡视法律咨询服务区,并向领导及园区企业,对现场法治宣传展板进行讲解。 瑞来律师在本次活动中,积极向园区企业代表等参与活动人员宣传宪法、民法典、新公司法、关税等,接受了民众的咨询并热情解答。向园区企业发放“法律服务预约卡”。张颖峰律师、林丁丁律师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总结了相关经验,将继续为企业提供合规管理、风险防范、纠纷解决等方面法律服务。   律师简介 AB...
  • 2024-11-29
    瑞来动态 | 拒绝校园霸凌,瑞来教你说不!
    近日,针对近期社会上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的张琳律师受邀在澄迈县金江镇太平中心学校及北方村委会,举办了主题为“拒绝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治讲座。 此次讲座的起因是校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未成年人能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张琳律师精心准备了讲座内容,旨在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未成年人学会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     在讲座中,张琳律师首先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向在场的师生和村民们展示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普遍性,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随后,张琳律师重点讲解了如何对欺凌说“不”,以及遇到校园欺凌时应该如何应对。她强调了勇敢面对、及时求助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遇到欺凌时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她也提醒家长和学校要密切关...